阅读量: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燃剂,早自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时代就开始十分重视对后一辈人的培养,其中包括成材的教育,也包括德行的教育。其中一些教育理念更是流传至今,被今人沿用。其中一句名为“学思并重,以羊为重”的古训能引人深入思考。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要思考与学习并重,不要出现只学不思或是只思不学的情况,上述两者都会让人变得迟钝与无知。
在中国,初中的语文课本上都会出现一篇名为论语节选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罔”字意为:糊涂,迷惑;“殆”字意为:迷茫,危险。其大意就是要提醒学习的人一定要学习之时重视思考,要不则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但是简单的做学问的道理,现在在教育领域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主要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现状,有些机构为了片面追求高分的手段层出不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害苦了中国学生,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死读书,读死书。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时,只会被动吸收,不会主动的提出一个“WHY”。学到的知识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以所学的知识为指导,做到真正挥洒自如地运用。
在英语教育方面,为了追求分数的化,有些英语考生花费巨资来苦心钻研应试技巧,而不是为了提高真正运用外语的能力,在通往高分的路上,不顾危险,选择了一条不切实际的天梯,没有借助思考的动力,总想一飞冲天,但是结果总是极不乐观。这又好比是一座刚刚准备拔地而起的高楼,他的根基仅仅是浮在地表而已,在外观看来华丽非凡,但是内里的构造却是空心的。
现在拿出国考试为例,无论雅思、托福或是SAT,中国地区的考生的目标就是冲击高分,无论以任何手段。在笔者看来,这些手段有些事可取的,有些则是要弃之不用的。目前,单就雅思考试来说,为了出国学习,中国地区的考生会大量使用一些模板来套用在语言的输出方面(口语与写作),模板之简单或是模板之泛滥会让雅思考官对考生的印象一降再降,反而对影响最终的得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师提供的成品,而自己不会根据材料进行深加工。因为老师的数量有限,网络上的提供的素材更是有限,无限的考生抓住素材这一根稻草,结果只能是大家同归于尽。退一步来说,即使是勉强通过了考试,来到了自己心心向往的国家,来到了梦想中的学校,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曾经看到过一份调查研究,中国学生在外学习的前三个月会遇上的几大难题分别是什么,结果出乎了我的意料。原本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例如安全问题,租房问题,孤单等的心理难题都排在一个因素之后,那就是语言障碍。或许学生家长会有很大的疑问,怎么会有如此的调查结果。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中国学生的应试技巧多且复杂,有些考生更是可以凭借空把式通过了留学的一道门槛,即雅思,托福等考试。
面对,上述问题,新航道的校长胡敏教授在教育界首先提出了“高能高分”的口号,这无疑是对一些只会教授假把式的教育培训机构的一个冲击。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从来不推崇以单纯以技巧来挑战出国考试这座高山,因为,真正的高手是以惊人的脚力来翻山越岭的。就在前两天,刚刚看到一位雅思界的在媒体上抱怨自己的学生不肯听自己建议连报同一月份的两场雅思考试,而且对此稍有怨词。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碰碰运气,看看哪一场的考试中能够更多的用到考试技巧。因为毕竟就概率分析而言,两场考试的结果会比孤注一掷的备战一场考试更加幸运。但是,作为英语老师,我不想我的学生出国之后拿着一张雅思7.0分的成绩单却因为语言障碍处处碰壁,所以,我相信并且希望把胡敏校长的这句“高能高分”的教育宣言付诸实践。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这是一场新的英语教育的革命,这场革命恰恰印证了千古孔子的教育理念,做学问,应该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