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区

报名咨询热线:400-779-6688

集团客服热线:400-097-9266

首页 雅思 托福 SAT 考研 A-level 网站专题 视频荟萃 教师团队 关于我们

首页 > 英语专区 > 趣你的英语 > 外媒是如何翻译“小镇做题家”的?

外媒是如何翻译“小镇做题家”的?

2022-07-21 16:59     作者 :    

阅读量:

  头条

  “小镇做题家”引爆网络

  

image.png


  艺人考编冲上热搜,《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彻底引怒众人,将“小镇做题家”生生推到“四字”们的对立面。原文说:“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也仍然考不中那个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文章大意指部分网友“酸葡萄”心理,自己考不上编制就把原因归结为艺人没有按要求来。

  什么是“小镇做题家”?这个梗由来已久,Z早源自豆瓣小组部分组员的自嘲之语。指的是出身于十八线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善于做题而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从而考入一个不错的大学的学生。

  潜台词就是,这一类学生往往个人能力并不太出众,交际能力也很普通‌‌‌‌‌‌‌‌,眼界缺乏,少有的过人之处就是高中时期做题的能力。“我是那中了举人的范进,你看我又有几分的欢欣。”自嘲的称号被人用来嘲讽努力付出的普通人,原本看戏的网友纷纷下场,为“小镇做题家”们正名。

  《经济学人》在2021年曾报道过中国的教育问题,标题为:Education in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nfair to the poor。

  文章中提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Z好的大学(前1%)的农村学生比例有所下降。只有0.3%的农村学生考上了大学,而城市学生有2.8%。大多数其他高校远远不如他们。”

  Around the world, students from poor backgrounds struggle to compete with their richer counterparts.

  在全球各地,贫困背景的学生努力在与富裕背景的学生竞争。

  In China the divide is particularly stark. The main cause is the hukou system, which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to gain free access to state-provided services outside the place where one’s household is registered.

  在中国,这种差异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这使得人们很难在户籍所在地之外免费获得国家提供的教育服务。

  divide [dɪˈvaɪd] n. 差异,分歧

  stark [stɑːk] adj. 明显的,鲜明的; 严酷的

  This means that in cities, the children of migrants from the countryside are usually shut out of local state schools. They have to attend shoddy private ones that charge fees, or go to their parents’ village for an education that is free but also bare-bones.

  这就意味着,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通常会被当地公立学校拒之门外,只能选择收费的教育质量差的私立学校,或者回到父母的家乡接受免费但质量低下的教育。

  shoddy [ˈʃɒdi] adj. 劣质的,粗制滥造的

  bare-bones [‘bεə'bəunz] adj. Z 基本的,降到Z低限度的

  Those who, despite the odds, make it to elite universities often feel socially isolated.

  尽管经历了重重困难,进入精英大学的那些人,依然会感到社会性孤独。

  In 2020 a student from the countryside took to social media to describe being “lost and confused” at university after leaving the “straightforward environment” of school, where passing tests was the focus.

  2020年,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离开以应试为重心的“简单环境”后,在社交媒体上描述了自己在大学里的“迷茫和困惑”。

  More than 100,000 students, many with rural backgrounds, weighed in, sharing their own experiences of feeling like misfits and lamenting their job prospects.

  超过十万的学生,其中有很多农村出身的同学,他们分享了自己不适应的经历,哀叹迷茫的就业前景。

  They coined a new term in Chinese: xiao zhen zuotijia, meaning “small-town swot”.

  他们用中文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小镇做题家。

  swot [swɒt] n. 只知一味用功学习的人;书呆子

  If you call someone a swot, you disapprove of the fact that they study extremely hard and are not interested in other things.

  跟“swot”意思相同的还有“bookworm”,“egghead”等,都为“书呆子”之意。

  传播

  自卑的“小镇做题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撰写了一部名为《理解人性》的书籍。里面有一个观点:用负面语言形容他人的人只是想要体现自己的优越性,而非对方有多么不堪。相比自己有劣势的人,看不到对方的优点;相比自己有优势的人,看不到对方的努力。

  所谓的“前路渺茫,已无退路”的困境发生在各行各业、各种学历的人身上,这种群体性困境因为发声以及闪光灯聚焦的大部分都是特定的人群,如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如从农村考进城市的学生,以至于加深了大家对“小镇做题家”的刻板印象。

  去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国平博士的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走红网络,感动了众人。这篇写于2017年的论文致谢,平静淡然的叙述将一位坎坷求学二十二年的寒门学子跃然纸上:亲人离世、生活窘迫,人生“重击”接连袭来,他回之以坚毅不屈。

  黄博士在致谢中写道:“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当“躺平”文化、“丧”文化裹挟在时代的风中朝我们席卷而来时,我们更应该感谢这个回馈奋斗的时代,而不是将“努力”污名化。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热门活动 更多

热门课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