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虽然新托福听力大多数题目取材都是模仿美国课堂和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比如出现大学某堂Lecture的片段,或者是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但是留了学之后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课堂听力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语速,语音和清晰度。
语音
今年开始,托福听力中加入了非北美朗读者,包括英联邦各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口音。而且在3月16日的大陆考试中已经出现了英音。消息一出,托福各大网站和论坛一片骂声。但是如何把这些口音拿到大学课堂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大学教授们的口音各异。碰上讲英音的教授或者西欧的教授就算你幸运了。如果你不幸地碰到印度教授、俄罗斯或者中东的教授,你可以去试听一节。如果实在不能适应,又是选修课,那么强烈建议学生退选或者换成其他教授开的同一门课——有时本科课程会出现不同学期同一门课程的教授不同的情况,那么换个时间也就换了个教授。原因很简单,如果你适应不了奇怪的口音,上课就是再专心也没意义,一边猜着教授说的是什么,一边被乱七八糟的口音濡染,结果只能是低分过关。
语音问题无论对中国还是本地学生都会有影响,但是对中国学生明显影响严重。不信你可以找个印度教授聊一聊,你可以让他拼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看你能听出几个字母。教授语音是运气问题,西方社会的种族多样性同样会在大学Faculty里体现出来。一般分组作业也会有一些阿拉伯、印度同学,所以沟通在所难免。
小编在此也提醒即将参加托福考试的同学留意一下英音。虽然不会出现太多,但是一旦出现就会让人一愣,可能关键词和细节就漏掉了。英音可以通过看一些BBC或者澳大利亚的TV秀来熟悉一下。
语速
很多同学在听新托福听力的时候已经觉得朗读者的语速很快了,可能手中麻木地记着听力的笔记,但是已经忽略了听力中说的是什么,等到问题播放的时候就看着笔记一片茫然。
真正的北美课堂上,教授的语速大多数会比听力朗读者的语速快很多(普通人说话也会比听力里的语速快)。留学之初的一周时间里,两小时的课堂几乎是不可忍受的,因为教授语速太快,自己的脑子在不停地翻译和理解,感觉随时都能因为主机过热而爆炸。这只是教授讲话的时候,不仅如此,连身边的同学在参与讨论的时候都是飞速动着嘴唇,念咒一般地发着言。
遇到语速问题,同学们去适应。比如强迫自己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快速英文的环境中,听听广播,看看电视节目,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听了15分钟就开始走神、开小差,那适应语速的时间就遥遥无期了。
另外,不要把对方和你聊天时的语速当成课堂的节奏。如果你把他们跟你寒暄时类似“How are you doing”这样的语速当成现实,那就要吃亏了。他们在和一个中国人聊天时,会不自觉地把语速放慢,以照顾说话对象。但是在课堂上,教授面对的可不是某一个中国学生,而是大多数English Speakers。这时他们使用的才是真正的课堂时的语速。
清晰度
如果你的教授语速不快,那么他可能不说美音,如果他说话又慢、又是地道的美音,那么他可能说话不张嘴、或者说着《天龙八部》中段延庆太子的腹语,简直让人无法分辨。这个问题在托福考试的听力部分几乎不会出现,即使有一些背景音,主要的听力部分还是非常清晰的——朗读者口齿清晰堪比播音员。不过现实情况总能给我们无情的打击。
男教授,尤其是年岁较大的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男教授声音比较低沉,更不容易分辨。另外一些教授上了年纪,又比较胖,说话声音含糊,而且不愿意重复第二次。
一些女教授则有说话声音太小的情况。有时在比较大的半环形阶梯教室上课,话筒效果不佳也会降低教授声音的清晰度,于是出现听不清的状况。
解决清晰度的问题有几种方式,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坐在离教授最近的地方。离得近起码音量能大一些。另一方面,较大的Seminar如果有听不清的问题,可以坐在中前方,注意不要坐在喇叭正下方,那里反而可能听不清楚。
以上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考完了新托福听力就完全能够Hold住北美课堂了。课堂语速问题是一个大关,同学们可以听一听CNN普通速度的新闻来熟悉和适应语速。而在语音和清晰度问题上,虽然无法提前训练,但是大家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托福考试只是语言能力考试,不是真实的北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