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所谓的申请“通过率”和选校的数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即并不是申请的数量多了,就一定能够提高成功率。
关于美国本科到底应该申请多少所的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建议数字,但我们建议申请者在确定申校数量之前,先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01、多维度了解美国院校,不要申请自己不想去读的院校
申请自己不想去读的院校无疑会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即使你的保底院校不是你的首 选院校,它们也应该是你愿意去就读的大学。
如何确定这所院校是不是自己想去读的院校呢?我们建议申请者通过School Research(院校官网、公众号、社交平台账号、Info Sessions、宣传手册等途径)、校友沟通、校园访问(线上或线下)等多种方式了解美国院校,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安全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就业和实习机会等;
学校类型:公立还是私立、综合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等;
专业开设:是否有自己预期想读的专业,这个专业在该学校是否属于优势学科等;
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
相关资源:学术资源、课外资源、国际化资源等;
人文环境:校园氛围、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文体活动等;
经济因素:学费、消费水平等;
对于申请准备比较早,且语言和标化还未定型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提前了解美国院校,进行初步筛选。
02、深入调研美国院校的录取要求,根据自己的综合条件进一步筛选院校
完成院校的初步筛选后,可以将自己的综合条件,如GPA、语言考试成绩、标化考试成绩、软件活动等同美国各院校官方给出的往年录取相关数据相对比,进一步筛选院校。
如果条件相对优 秀,自己又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院校的学生,可以考虑以ED(Early Decision,具有约束力/捆绑式的提前录取)的方式进行申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申请的成功率,且大部分院校的ED申请结果会在12月中旬揭晓,如果顺利获得录取,则无需再准备其他院校的申请。
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以早申请的方式冲刺一些院校,但如果学生的GPA、语言考试、标化考试成绩等远远低于一些竞争异常激烈的院校的平均成绩,则被录取的概率会非常低,因此不建议学生冲刺这类院校,而是选择更能“够得到”的院校来冲刺。
03、至少选择2-3所保底院校
选择足够的保底选校无疑是为了避免最终出现无学可上的局面。一般我们建议申请者选择2-3所冲刺院校、3-4所匹配院校、2-3所保底院校。
04、不要申请过多数量的院校
美国各院校的申请要求不同,截止日期也有所差异,各院校也有各自的补充文书需要完成。因此,每多申请一所院校,就要花更多时间来了解其官网的信息、研究申请策略、准备申请文书、整合申请材料等,部分院校还需要单独准备面试,整体的工作量非常庞大。
除了在申请费上的额外开销外,耗费更多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每所院校的申请文书。如果选校清单上的院校超过了15所,那么建议申请者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清单上是否有不适合或自己不太想去的院校。
总之,无论申请多少所院校,都要尽早了解、尽早规划、尽早准备。这样才能让美国本科申请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收获理想的院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