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
很多同学纷纷选择调整自己的留学计划
把目光聚焦在了亚洲大学
毕竟距离近,性价比高,同时也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相对安全系数也要高一些,WHY NOT?
就在昨天,QS为大家带来了的
《2021年QS亚洲大学排名》
今年,QS亚洲大学排名涵盖了650所亚洲院校,是自2009年QS发布亚洲大学排名以来,规模的一次。
其中中国大陆有120多所高校上榜,印度、日本、韩国大学上榜数量紧随其后,他们占据了榜单65%以上的名额。
本次排名指标如下(不要抛开指标看排名哦)
QS学术声誉指标 (评分占比30%) QS雇主声誉指标(20%) 教师与学生数量比(10%) 国际研究网络 (10%) 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率 (10%) 教师人均论文数量(5%) 教职员中博士比例(5%) 国际教职员比例(2.5%) 国际学生比例(2.5%) 来校交换生比例(2.5%) 出国交换生比例(2.5%)
关注过去榜单的同学和家长们应该知道,以前一直是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学垄断前三名的宝座,但是今年,清华大学超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为进入亚洲大学前三名的中国内地高校!
而在前10名中,中国内地大学整体表现亮眼,共有5所大学上榜,新加坡两所大学上榜,中国香港两所大学上榜,马来西亚一所大学上榜。
新加坡国立大学依然稳居亚洲的位置,南洋理工大学今年位居第三。总之两所院校几乎没有掉出过前三,还是比较稳定的。
再来看一看新加坡国立这神一样的评分:
11项指标中,获得了4个满分,4个99+,只有教师人均论文数扯了点后腿。
同时,NUS也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亚洲大学联盟(AUA)、亚细安大学联盟 (AUN)、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Universitas 21等众多国际高校联盟重要成员。
无论是从科研、学术、环境、就业支持等哪个方面来看,NUS都是无可挑剔的。
可以说,新国大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领先大学”。
另一所院校,新加坡南洋理工也不容小觑,
在多项指标(最显著的是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上,同样名列亚洲(并列),在国际研究网络方面,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三。
当前,南洋理工正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这是其智慧校园愿景的一部分。
它与的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劳斯莱斯、宝马、沃尔沃、新加坡电信等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除此以外,大家也不要忽略新加坡第三所上榜的院校——新加坡管理大学,位列亚洲排名第99位。
新加坡管理大学是新加坡政府与2000年建立的第三所研究密集型公立大学,在仅仅20年的发展历程中,就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的财经类院校,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的教学闻名全球。
在今年的排名中,中国香港有8所院校上榜,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排名都很靠前。
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位列前10,香港中文大学跌出前10名。但整体来看变化不大。
今年的排名中,日本院校共上榜93所,其中有14所进入了亚洲TOP100的行列,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仍然位于前20,但是名次相较去年都有所下滑。大阪大学和东北大学和去年一样,紧随在20名之外。
日本大学的突出优势在于雇主声誉,除了个别院校,几乎都在这一指标得到了提升。
更多关于日本留学的介绍,可查看往期推文:经济负担低、教育质量高,就业无压力,近在“家门口”的日本留学大起底!
本次排名韩国共上榜88所院校,其中17所院校进入亚洲TOP100。排名的是高丽大学,名列第11位。
高丽大学是韩国个由民间资本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全球各个角落的33,000多名学生。其法律,医学,工程和工商管理专业备受赞誉。
更多关于韩国留学的相关介绍,可查看往期推文:听说,有一半人是为了“追欧巴”才去韩国留学?
马来西亚今年共入榜35所院校,其中7所进入亚洲前100,排名的马来亚大学必须值得吹一波,从往年默默无闻的几十名开外一步步走进了亚洲TOP10的行列。
UM是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也是全马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尤以文理学科和医学著称,在许多学科领域享有的声誉。
更多关于马来西亚留学的信息可查看往期推文:QS排名黑马,留学性价比!不要再误解马来西亚留学了!
看过这几个国家后,小编在翻看今年的排名报告时还发现了一点很重要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为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许多学生面临不确定的未来的情况下。
在今年的全球雇主调查中,QS考察了亚洲地区雇主最看重的技能,以及对毕业生最不满意的技能。
其中,沟通、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都是雇主最为看重且最需要的。
而在雇主最不满意的技能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同国家的差异。在日本,人们普遍对毕业生的领导能力和谈判技能感到不满,而在中国,毕业生的创造力明显存在技能差距。
在2020 Pulse调查中,60%的雇主表示,由于目前的疫情影响,毕业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同学们可不要以为有背景加持,未来的就业发展就能一切顺利,在校期间一定要抓住一切实践的机会,好好利用学校的就业服务支持,将这些工作中的软技能融入到学习中,为将来面对全球职场做好准备。这需要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复制链接至浏览器或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榜单
https://www.qschina.cn/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