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有一句名言,曾给我很大的激励,在此与读者共享, 希望你能更自信地去追求梦想——要感到恐惧的事, 就是恐惧本身(The only thing to fear is fear itself)转眼,从英国剑桥回到祖国的上海已经快一年了。在剑桥的那段时光,好似美梦,那么香甜,那么难忘。公寓房顶的皑皑白雪、学院小花园里的缕缕清香、学生活动室传出的阵阵欢笑、剑河里美丽天鹅的柔柔羽毛……这些都是值得我毕生珍藏的宝贵记忆。
梦的缘起
跟许多大学生一样,我在大学前两年并没有想过出国留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了剑桥大学的网页。出去好奇,我点击了“学习机会”链接,也由此获得了关于剑桥大学暑期课程的信息,顿时怦然心动。课程有语言成绩的要求,于是我马上报名参加了雅思考试。经过紧张的备考,用合格的雅思成绩申请,很快就收到了剑桥大学国际暑期学校的入学通知信。在递交了英国大使馆网上列举的签证申请材料后,也非常顺利地获得了短期签证。拿上机票和签证,我整装待发。原来感觉高不可攀的剑桥,仿佛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怀着敬仰和极其兴奋的心情,到了剑桥。物理学家伊萨克• 牛顿、哈佛大学捐助者约翰• 哈佛、生物学家查尔斯• 达尔文、文学家约翰• 弥尔顿等等——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与剑桥大学有着极深的渊源,都曾在剑桥大学工作或学习。走在剑桥的大街小巷,不禁想,或许我脚下这块石头,也曾惹拜伦驻足,我眼前这座古桥,也曾让霍金留步。迎面而来的,或许是一位拔尖的考古学导师,又或许是一位初出茅庐的经济学领域的新星。
暑期学校最让我怀念的莫过于教授们的授课了,即传播了知识,又极具启发性。还记得,在明亮、宽敞的英语系教室里,慈祥、博学的教授在剖析了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发表了自己和其他一些批评家的见解后,微笑地看着我们,问道:“你们有什么看法吗?我很欢迎你们各种表达不同的、具有原创性的见解。”在座的同学们各抒己见,有时还会辩论,但总是彬彬有礼,绝不咄咄逼人。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台湾等等。稍显遗憾的是,我参加的那一期国际暑期班,大陆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在学习的三周左右的时间里,我竟然没有碰上一个大陆的同伴。好在国际友人都非常友好,我很享受与他们一起学习、游玩的时光。
虽然只有短短20 天左右的时间,但剑桥仿佛释放了魔力,轻而易举地将我捕获,令我深深着迷。这里发人深省的课堂,还有那让人留连却步的美景,让我在心中种下一个梦:剑桥,我会回来,回到这个我心中的学习天堂。
追梦的人最美
大三下学期,我被母校国际关系学院保送至本校研究生部攻读研究生,再过不久也收到通知,我被幸运地选中,成为一名北京奥运会语言服务与贵宾陪同志愿者。这两个让我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剑桥梦,但是,在读研和奥运会期间,总有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剑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到底什么人才可以去那里学习?”
经过漫长的思考和揣摩,问题逐渐转化为:“如果我可以去,是凭什么?”从问题的转变中,我感觉到自己慢慢变得自信。至少,对剑桥的认识不再是那么模糊,也不觉得它远在天边。最初的“膜拜”已经转化成“谋划”。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自信,正是实现梦想的步。如果你的心中怀有美丽的梦想,如果你还很想实现它,那就请不要把它藏起来,不要反复告诉自己它有多难,而应该从现在开始作出计划,迈出那必须要迈的步,然后一步一步,直到将它实现。有一句名言,曾给我很大的激励,在此与读者共享, 希望你能更自信地去追求梦想——“要感到恐惧的事,就是恐惧本身(The only thing to fear is fear itself)。”
在参考了大量的留学资料、反复琢磨剑桥大学的招生要求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剑桥人”的大致轮廓:学习成绩较好、课外活动经历较丰富、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上进。这个轮廓出来后,我感到自己离梦想更近了。它仿佛变成了一扇大门,门旁刻有几行说明性的文字,文字清晰地列出了对访客的要求。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达到要求,叩开大门。
曾经听过一首歌,名字叫“忘了时间的钟”,觉得用来形容那时候自己很贴切。在学校上课、教课、查资料写论文、准备申请材料、参加各科考试以及托福和GMAT 考试、在校外实习、参加毕业答辩,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关心我的人说,你这样很辛苦,其实你不必这么累。我微笑地感激他们的体恤。心里在想,在有梦的时候不去追梦,将来定会更辛苦,因为心中的遗憾会一直骚扰我,我会因为迷茫和无措而变得阴郁,也会为自己的懦弱和犹豫而感到羞愧。
直到今日,每每看见那些在为梦想打拼的人——从街头的流浪歌手,到学校埋头苦读的学生,再到公司里加班至深夜的职员——感动总会涌上心头。每个人的喜好、梦想不尽相同,正是不同的人,组成了这多姿多彩的世界。有的人希望走一条舒适、笔直的人生道路,有的人愿意绕弯路或沿着崎岖小径去探索奇景。我尊重他人的梦想,也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说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梦圆时刻
从2 月到4 月,等待实在难熬。某天,照常“刷”邮箱,一封来自剑桥大学的信安静的躺在我的收件箱里。我急不可待地点开它,期待多时的录取信终于露出它的真容。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国内拿到硕士学位的那年九月,我在剑桥大学又开始了另一个硕士课程。有人问:“你这样算不算浪费时间?”我答道,“只要时间都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就不算浪费吧。”
剑桥大学于1209 年建校,我入学的年份,正值剑桥大学八百年校庆。为此, 剑桥特地举办了绚丽的灯光展览。在的剑桥国王学院的几栋重要建筑物的墙上,灯光投射出了一幕幕巨幅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校庆灯光展的主题是“ 改变明天(transforming tomorrow)”。在剑桥聆听过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的演讲、参加过关于金融市场的讨论会、上过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课、出席过剑桥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资助人Judge 先生举办的圣诞节party 后,我感到“改变明天”这几个字对于剑桥大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种期望,而是一种预测,一种描述。且不说剑桥大学校友榜上那不胜枚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行业的杰出校友,也不需谈到讲台上那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大师;单看看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会发现“改变”随时可能由他们而起——学习或研究物理学、人类学、房地产金融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同学时常同聚一堂,高谈阔论,互通有无。在短短一顿饭的功夫,我们的话题就可能从杨振宁先生的研究谈到学院管理,到中美文化差异,到政治派别,再到天文气象。每一次聚会都让人大开眼界,对同伴们那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深感佩服。
如今,我回国虽已经将近一年,但对在剑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还记忆犹新。我会时常回顾在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也会惦记着,某个夏日定要重回剑桥,租一艘小船,穿过康河的座座桥梁,躺在船上看一整夜的星星。同时,也会思索怎么去实现自己的下一个梦。剑桥的经历给我的启示,不在于我在那里所学得的知识或交到的朋友(虽然知识和朋友也非常重要),而在于它让我相信,梦想的距离,完全在自己掌握之中。
梦可近可远。你伸出手去,抓不到,请不要放弃,它想要你再努力一点;如果你就此转身,它只有黯然离去。